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黄山奇石的地质形成 黄山怪石的形成

2023-04-18 06:28:19 互联网 未知

关于黄山奇石的地质形成

黄蜡石又称黄山玉石,产于世界地质公园黄山中的矽化安山岩或砂岩,透明至半透明,抛光面为玻璃光泽,黄山玉色非常稳定,经过数百万年的浸润,染色或氧化转色而建立的稳定平衡。可以说,黄山玉石,永不褪色。黄山知铭旅游工艺开发有限公司依托黄山区资源优势引进高科技及工艺师,研究如何将高科技同传统手工艺相结合,融合徽州木雕、竹雕、石雕,传承创新“徽州三雕”,形成黄山特色“黄山玉雕”,旨在让黄山奇石玉雕工艺产品走向世界,走进千家万户。实现黄山旅游工艺品达到“增强特色性、实现产业化、做强知铭牌、弘扬徽文化”的目的。

黄山怪石的形成

黄山千岩万壑,几乎每座山峰上都有许多姿态不同的怪石,其形成期约在100多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期。黄山石“怪”就怪在从不同角度看,就有不同的形状。站在半山寺前望天都峰上的一块大石头,形如大公鸡展翅啼鸣,故名“金鸡叫天门”,但登上龙蟠坡回首再故,这只一唱天下白的雄鸡却仿佛摇身一变,变成了五位长袍飘飘、扶肩携手的老人,被改冠以“五老上天都”之名。黄山峰海,无处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奇松怪石,往往相映成趣,位于北海的梦笔生花、以及“喜鹊登梅”(仙人指路)、老僧采药、苏武牧羊、飞来石等,据说黄山有名可数的石头的就达1200多块,大都是三分形象、七分想象,从人的心理移情于石,使一块冥顽不灵的石头凭空有了精灵跳脱的生命。欣赏时不妨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创造力,可获更高的审美享受。

黄山奇石奇特之处在哪?是怎样形成的?

黄山奇石奇特之处:
形态别致,或大或小,争相竞秀,意趣无穷。黄山怪石,有的酷似珍禽异兽,如“猴子望太平”、“松鼠跳天都”、“鳌鱼驮金龟”、“孔雀戏莲花”"天狗望月";有的宛如各式人物,如:“仙人下棋”、“天女绣花”、“夫妻谈心”、“童子拜观音”。
有的形同各种物品,如“梦笔生花”、“笔架峰”、“仙人晒靴”、“飞来石”“仙人指路”;有的又以历史故事、神话传说而命名,如“苏武牧羊”、“太白醉酒”、“武松打虎”、“达摩面壁”等。
形成:
形成期约在100多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期。黄山石的“怪”之处在于,它有着不同角度的不同形状。黄山有1200多块名石。其中大部分是三部分图像和七部分想象。人们对石头的心理移情,使顽固不化的石头有精灵的生命跳出虚空。

扩展资料:
黄山奇石是黄山四绝之一,其它三绝分别为 奇松、云海、温泉。黄山怪石的命名,既各具不同的含义,也饶有趣味,主要体现了形似或神似的特征。
黄山奇石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气候类型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景点级别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开放时间为平日、周日:06:30~16:30 周六:06:00~16:30。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黄山奇石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黄山怪石

黄山怪石是怎样形成的

黄山怪石的形成原因如下:黄山的主体是花岗岩,黄山怪石则是由于花岗岩体经历了漫长岁月的日晒雨淋、风化剥蚀、流水冲刷等,使那些石头粗坯受到了无数次的精雕细刻而形成的。
在距今约1.2亿年前的白垩纪,黄山地区地下岩浆上涌,在离地面7-8千米的深度冷却凝结,形成了一块巨大的花岗岩体,为黄山地貌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扩展资料:

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以奇取胜,以多著称。其形态可谓千奇百怪,令人叫绝。似人似物,似鸟似兽,情态 各异,形象逼真。
黄山怪石从不同的位置,在不同的天气观看情趣迥 异,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其分布可谓遍及峰壑巅 坡,或兀立峰顶或戏逗坡缘,或与松结伴,构成一幅幅天然山石画卷。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黄山四绝
参考资料:人民网-安徽黄山十大迷人旅游景点之吃喝玩乐
参考资料:人民网-科学谜题:黄山由来

黄山的形成是内力作用还是火山作用

黄山是中国境内花岗岩地貌发育最好的地区之一。
花岗岩以及其它的结晶岩构成了大陆板块的基础,它也是暴露在地球表面最为常见的侵入岩。
尽管花岗岩被认为是由融化的物质或者岩浆形成的火成岩,但是有大量证据表明某些花岗岩的形成是局部变形或者先前岩石的产物,它们未经过液态或者融化过程而重新排列和重结晶。 黄山正是后者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