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伊犁哪里哈萨克族人多 那拉提草原伊犁哈萨克民族民间活动有哪些

2023-04-11 12:18:35 互联网 未知

那拉提草原伊犁哈萨克民族民间活动有哪些?

哈萨克传统民间活动是丰富多彩的,通常在节日和喜庆的日子举行。歌与骏马是哈萨克族的两只翅膀,所以哈萨克族也被誉为“马背民族”。正因为哈萨克族爱马,嗜马,所以哈萨克族也培育出了自己的良种“伊犁马”。在汉武帝时代就被誉为“天马”、“汗血马”的马之精品就是盛产在新疆伊犁的“伊犁马”。马对哈萨克族是如此重要,哈萨克族的民间活动也都离不开马。  
1、赛马  
赛马是哈萨克族十分喜爱的一项传统体育娱乐活动。一般在婚礼和喜庆节日里举行,而且是最后的压轴节目。  
哈萨克族的赛马有赛走马河赛奔马两种比赛形式。赛走马是比马的奔跑速度、耐力、奔跑姿势等,参赛马一般是5岁以上的成年马,骑手也是成年人。比赛时要求骑马有高超的骑术,在不影响速度的前提下,既要使马稳健奔跑,还要保持奔跑中马的优美姿势。赛奔马,是比马的奔跑速度和耐力,一般有成年马、一岁马、种马比赛等三个项目。参赛骑手大多数是十几岁的男孩。  
历史上传统的赛马是由部落首领包办,部落首领的爵位高,赛马档次就高,规模就大,奖品就贵重。现在的哈萨克族赛马大多由政府组织。赛马参加者少则数十骑,多则几百骑,观者成千上万。  
比赛场地多在宽阔的草原和牧场,设直线跑道或者环形跑道。赛程的长短可自由规定,短的有数千米赛跑,长的有数十千米赛跑。选手多由10到15岁的男女孩童参加,赛马没有鞍辔,骑手一律骑光背马。比赛开始,骑手排列在同一起跑线上,号令一响,群马奔腾,风驰电掣,有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赛场上,马头攒动,人声鼎沸,欢呼雀跃声响彻天际,其势蔚蔚壮观矣!旧时赛马,大多是不同部落氏族间的对抗赛,奖品最高的第一名可得9枚元宝,9峰一岁骆驼,11匹马,100只养。哈萨克人对赛马的青睐程度由此可见。  
2、叼羊
叼羊是草原上的哈萨克牧民经常举行的一种群众性传统娱乐活动。它在激烈的竞技中,充满着惊险与欢乐。  
叼羊是哈萨克民族为祈祷祝福而举行的一种娱乐活动。叼羊活动对抗性强,争夺激烈,又是一种集勇猛、顽强和机智于一体的马背体育竞赛。围观者常常数千人甚至数万人,场面壮观,群情激奋,大有山呼海啸之势。参加者似脱缰野马,离弦之箭,其势锐不可挡,大有雷霆万钧之力。  
开始时,主持人首先祈祷,参加者向主持人祝福。接着,主持人献上一只两岁左右的白色或者青色的山羊,割去头蹄,扎紧食道,放在草地上。宣布比赛开始,参加者纵马蜂涌而上,马快者抢先一步把羊俯身抬起,或夹在蹬带下,或驮于马背上,不择道路地 狂奔。 其他骑手不甘示弱,紧追不舍,飞马上前争夺,夺得难解难分。在比赛中,经反复多次较量,小羊数易其主。最后,得胜者在鸣金声中怀抱战利品,在坐骑的长嘶声中和观众的欢呼声中冲出赛场。通常约有数十骑,多者上百骑或上千骑围成一团,左拥右挤,往来奔驰。各方通过掩护、驮遁、追赶和阻挡等战略战术达到冲群夺羊的目的。  
如果遇到婚礼等喜庆吉日,叼羊场面更为激烈风趣。从早晨太阳刚刚升起直到日落,争夺者时聚时散,时驰时停,最后将羊扔在规定地点。夺得的羔羊,煮熟后由亲友共享,称作吃“幸福肉”。  
叼羊是哈萨克民族为祈祷祝福而举行的一种娱乐活动。叼羊活动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游戏规则。通常主要有三种方式:一种是以个人名义参加的自由式叼羊。这种叼羊结果是许许多多参加叼羊的选手将一只小山羊叼的粉身碎骨、七零八落。凡是叼得一块骨头或者是一块肉的参加者都是胜利者。第二种是不同部落的选手各为一组,经过几个回合夺得山羊的为胜者。第三种是现代式叼羊。在规定的场地内,两队各有一个高约三米的“篮圈”,将山羊投入“篮圈”得一分。按规则投入“篮圈”多者为胜者。叼羊,哈萨克人祈求幸福的独特仪式,哈萨克人对美好未来的永远追求!  
3、姑娘追  
“姑娘追”,是哈萨克族青年男女一种马背上的娱乐游戏,大多在喜庆节日时举行。
关于“姑娘追”的起源,哈萨克族民间还流传着不少有趣的传说。其中一则说“很早很早以前,哈萨克族曾有两个部落头人结成儿女亲家。在姑娘过门的那天,来结亲的人当中有一个快嘴的,夸自己头人的儿子坐骑是从许多马里挑选出来的一匹千里马驹。这件事传到姑娘父亲的耳朵里,姑娘的父亲为了夸耀自己的马赫女儿的骑术,便说:“我的姑娘骑马向你们结亲去的相反方向跑,如果你们的小伙子追得上我的姑娘,那么今天就过门,否则改日再谈。”来结亲的小伙子迎亲心切,也不甘示弱就答应了这一挑战式条件。两个年轻人立即翻身上马,姑娘在前策马奔跑,小伙子在后紧紧追赶。当他追上姑娘并绕到前面时,姑娘提出让小伙子在前面往回跑,自己从后面追,这样变成了姑娘追。后来,此活动相沿成习,一直流传至今,已成为一项饶有风趣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了  
届时,在一片平坦宽阔的草原上,聚集着欢乐、围观的人群。 场面热烈,妙趣横生。 参加姑娘追的 一对对青年男女,骑马并辔,向前方二三百米处的指定地点缓缓行进。一路上,男方可以向女方任意调情戏谑 ,尽情表示自己的爱慕之情。姑娘即使羞红了脸,也要默默地倾听,而不能 有任何其它举动。当走到指定地点,就要返回时,男青年要首先机敏地调转马头,姑娘随之策马扬鞭,穷追不舍,一边用皮鞭抽打那顽皮的小伙子,而男青年照例不得还手。于是,草原上 就展现了小伙子拼命跑,姑娘拼命追的风趣动人场面。 在场的观众,有的为姑娘叫好助威,有的为小伙子呐 喊加油。一时间,掌声、欢呼声、哄笑声响彻草原。当然,在追逐中,如果姑娘喜欢这位青年,那么鞭子只是 在他的头顶上虚幌或轻打而已否则姑娘可以将小伙子打的人仰马翻,落荒而逃。这种游戏一般要持续数个小时。小伙子可以轮流邀请姑娘们参加,直到大家尽兴为止。  
如今,姑娘追已不仅仅是未婚青年男女的活动,已婚青年和成年人也都可以参加。其他民族的客人遇到机会,也可以一显身手,不过,首先要具备一定的骑术,同时还要向姑娘讨好,以免遭受皮肉之苦。  
4、摔跤  哈萨克族的赛马分成人赛和少年儿童赛。其它再没有年龄体重的区别。  成人赛采用自由式摔跤,选手穿马甲式的赛服,腰扎粗布带。比赛开始,相距两米,相对而立,裁判一声令下,即上前交锋,将对手摔倒在地就算得一分。少年儿童赛是一种有趣的套袋摔跤比赛。比赛开始,将选手的双脚套入袋内,用布带扎紧宣布开始,对手双方用双手、肩膀、腰身相互较量,摔倒对方为得分。这种赛制的目的是从小就对摔跤手进行肩、背、腰、膀等身体各部位体力的训练。哈萨克族还有一个独特的方式是,让小选手从小进行包牛犊训练,以达到使体力与时俱进,与日俱增的目的。正因为如此,新疆哈萨克族摔跤运动员常常在全国甚至是国际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  
5、马上角力  这种比赛是两人一对相互比赛的。参加马上角力的运动员各骑一马,宣布开始,双方互相扭拉揪拽,谁先将对方拉下马或者是将对方擒至自己的马上就算胜利。  
6、马上拔河  这种比赛和我们通常所进行的拔河规则大体相同,不同的是选手是骑马参加比赛。  
7、马上拣元宝  参加比赛的选手列队站立,比赛开始,组织者将银圆包裹在红绸子里放在草地上,由参加者越马飞身将元宝从地上拣起来。胜者拿走元宝。这种比赛有时还增加难度,将元宝放在一个坑里,或者在元宝前设置一个横杆障碍,参加者必须跨越横杆障碍才能去飞身去拣元宝。  
8、骑射元宝  这种比赛是将元宝用细绳拴在一个横杆上,由参加者一一骑马飞身在大约50米处用弓箭射元宝,元宝落地则作为奖品。  
9、驯鹰  草原上的哈萨克人,既是畜牧业的行家,也是捕猎能手。他们传统的捕猎武器,除猎狗外,主要是猎鹰。 每当冬季出猎,剽悍的哈萨克猎手,身跨天山骏马,手 托凶猛的猎鹰,在猎犬的前呼后拥 下,放马奔驰于山林 草原上,每次行猎,必会有所收获。而所得之物,不论是黄羊、狐狸,还是野鸡、野兔,都要归功于灵巧勇猛的猎鹰。  
鹰,是一种猛禽,让它听从猎手的指挥,必须有一 套驯服的办法。牧民们用网、套等工具将山鹰捕获后,首先要做一皮面罩蒙住鹰头,使它看不见东西,然后把它放在一根 横吊在空中的木棍上,来回扯动这根吊着的木棍,使鹰 无法稳定地站立。就这样连续数昼夜,鹰被弄得神魂颠 倒,精疲力竭而摔倒在地。这时,要往鹰头上浇凉水,使其苏醒,然后给它饮点盐水或茶水,但不喂食物。约 半月之后,鹰逐渐得以驯化,再开始喂食。喂食也有一 套方法,驯鹰人把肉放在手臂的皮套上,让鹰前来啄食 ,饥饿许久的猎鹰,见了肉便不顾一切地扑过来,驯鹰人则一次次把距离拉远,而且每次 都不给吃饱。这样反 复进行,直到鹰能飞起来,啄到驯鹰人手臂上的肉为止 。至此,室内调驯结束,再到室外。室外调驯,要先把 鹰尾的1 6 根羽毛用线缝起来,让它无法高飞,只能在 小范围内活动。用拴在草地上的活兔或捆着肉的狐狸皮 作猎物,让它由空中俯冲叼食。这样驯练一段时间,再 拆去尾部的线,但要在腿上拴一根长绳,像放风筝似地让它去捕获猎物,待熟练后,可将手中的绳子松开,但 不能取掉。因为它一旦要飞跑,绳子还吊在空中,猎手 骑马容易追到。正式放鹰捕猎时,鹰食适中,才能发挥它的最佳捕猎功能
该答案来自南北游旅行网官方网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