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丽江地区流传的神话传说有哪些? 想知道关于丽江的传说故事?

2023-04-05 03:31:52 互联网 未知

丽江地区流传的神话传说有哪些?

元十三年,建丽江路,丽江之名始于此,以依傍于丽江(金沙江古名) 湾而得名。1961年成立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所以丽江的传说很大程度上是纳西族的一些神话传说。
金沙江的传说在丽江地区民间传说中,丽江金沙江是一位聪明善良、美丽动人、追求理想的姑娘。
丽江金沙江上游由北而南,到石鼓突转东北向,到丽江奉科又折头南下,复转东去。对于这三折三曲,有一个传说: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三姐妹结伴出游,半途发生争执,大姐、二姐固执地往南走了,丽江金沙江姑娘立志到太阳升起的东方寻找光明和爱情,到石鼓后,告别两个姐姐,毅然转身东去,这便是“长江第一湾”的由来。另一个传说是:丽江金沙江姑娘随玉龙老人去会东海王子, 老人走得快,先到丽江睡一觉,姑娘赶来,搔搔老人的脚底板,不想他不但不醒,反而把脚一伸伸到奉科,挡住了去路,她只得绕大弯子走,经历千辛万苦,终于到了东海。在另外一些传说中,如《金沙江姑娘的出世》中说,丽江姑娘的父亲是天神雷公,母亲是马头山姆,怀胎九千九百九十九年后出生,由月亮用金浆洗过,接着走向自己的前程。当她来到丽江纳西族居住的地方“依古”,人们给她取名“依布”,从此她和丽江纳西人结下了不解之缘。《红石岩》中,她是要去东边的大海找妈妈的小姑娘,即将到丽江石鼓的时候,被凶恶的石岩挡住,她一次次地猛推,石岩不让,水淹了丽江田园和村落,她不忍心, 又一口将洪水吸干。天帝见她如此善良,派大将把石岩射开,辟下一条道路,她才依依不舍而去。有的传说还赋予她以美丽的爱情。如《金沙女神与石鼓青年》说,天神派三个女儿劈地引河,大姐引怒江,二姐引澜沧江,引金沙江的三妹来到丽江石鼓,与一个英俊多情的小伙子相爱,流连良久,但为了完成引江使命,又辞别情人速速东去,过三千三百三十九年后才返回,欲与爱人相聚,可是小伙子已化为石人,她伤心地一步一回头地返回丽江米丽达吉海,这段江流便形成了无数的曲曲弯弯。
一米阳光的故事
来源于丽江纳西族的殉情文化。在以前,纳西族的恋爱是自由的,但是婚姻却不自由,是由父母决定的,所以导致结婚对象并不一定是自己的意中人。但是,男女双方却无从选择,唯一可以选择的便是殉情。而且纳西族信仰东巴教,在这个宗教里的经典里描述了一个“玉龙第三国”,很美好的一个世界,就在玉龙雪山上,在那里,一切美好如天堂。所以,在以前,纳西族男女如果不能在一起,就会相约到玉龙雪山上殉情。他们相信,殉情后可以到达玉龙第三国,在那里,可以和心爱的人一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丽江龙女树的传说
玉龙山下有一湖泊,叫玉湖。湖边有棵桔树,树干苍劲,枝叶婆娑,每年结出累累桔子,甜得像蜜一样。当地人叫它“龙女树”,并流传着关于此树由来的故事。龙女是纳西族木氏土司的女儿。一天,她外出看见一位英俊的牧羊青年,产生了爱慕之情。她希望同牧羊人一块生活。土司认为这是败坏门风、大逆不道的丑事。为拆散这时情人,他派人抓来牧羊人,把他活活烧死。后来,又将坚贞不屈的龙女,囚禁在木氏王府别墅的楼阁里。悲伤欲绝的龙女日夜痛哭,泪水汇成了玉湖,最后浸塌了楼阁。第二年,湖边长出一棵桔树,人们都说这是龙女变的。神话传说表达了当时纳西人反抗压迫,追求婚姻自由的强烈愿望。

想知道关于丽江的传说故事?

元十三年,建丽江路,丽江之名始于此,以依傍于丽江(金沙江古名) 湾而得名。1961年成立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所以丽江的传说很大程度上是纳西族的一些神话传说。 金沙江的传说在丽江地区民间传说中,丽江金沙江是一位聪明善良、美丽动人、追求理想的姑娘。 丽江金沙江上游由北而南,到石鼓突转东北向,到丽江奉科又折头南下,复转东去。对于这三折三曲,有一个传说: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三姐妹结伴出游,半途发生争执,大姐、二姐固执地往南走了,丽江金沙江姑娘立志到太阳升起的东方寻找光明和爱情,到石鼓后,告别两个姐姐,毅然转身东去,这便是“长江第一湾”的由来。另一个传说是:丽江金沙江姑娘随玉龙老人去会东海王子, 老人走得快,先到丽江睡一觉,姑娘赶来,搔搔老人的脚底板,不想他不但不醒,反而把脚一伸伸到奉科,挡住了去路,她只得绕大弯子走,经历千辛万苦,终于到了东海。在另外一些传说中,如《金沙江姑娘的出世》中说,丽江姑娘的父亲是天神雷公,母亲是马头山姆,怀胎九千九百九十九年后出生,由月亮用金浆洗过,接着走向自己的前程。当她来到丽江纳西族居住的地方“依古”,人们给她取名“依布”,从此她和丽江纳西人结下了不解之缘。《红石岩》中,她是要去东边的大海找妈妈的小姑娘,即将到丽江石鼓的时候,被凶恶的石岩挡住,她一次次地猛推,石岩不让,水淹了丽江田园和村落,她不忍心, 又一口将洪水吸干。天帝见她如此善良,派大将把石岩射开,辟下一条道路,她才依依不舍而去。有的传说还赋予她以美丽的爱情。如《金沙女神与石鼓青年》说,天神派三个女儿劈地引河,大姐引怒江,二姐引澜沧江,引金沙江的三妹来到丽江石鼓,与一个英俊多情的小伙子相爱,流连良久,但为了完成引江使命,又辞别情人速速东去,过三千三百三十九年后才返回,欲与爱人相聚,可是小伙子已化为石人,她伤心地一步一回头地返回丽江米丽达吉海,这段江流便形成了无数的曲曲弯弯。 一米阳光的故事 来源于丽江纳西族的殉情文化。在以前,纳西族的恋爱是自由的,但是婚姻却不自由,是由父母决定的,所以导致结婚对象并不一定是自己的意中人。但是,男女双方却无从选择,唯一可以选择的便是殉情。而且纳西族信仰东巴教,在这个宗教里的经典里描述了一个“玉龙第三国”,很美好的一个世界,就在玉龙雪山上,在那里,一切美好如天堂。所以,在以前,纳西族男女如果不能在一起,就会相约到玉龙雪山上殉情。他们相信,殉情后可以到达玉龙第三国,在那里,可以和心爱的人一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关于丽江的传说

纳西女子开美久命金和朱补羽勒盘深深相爱,却遭到男方父母的极力反对,伤心绝望的开美久命金殉情而死,朱补羽勒盘冲破重重阻挠赶来,已是阴阳两隔。悲痛之中他燃起熊熊烈火,抱着情人的身体投入火海,双双化为灰烬……
开美久命金死后化为“风”神,她在玉龙雪山顶上营造了一个情人的天堂:没有苦难、没有苍老、无比美好的玉龙第三国,专门诱惑失意的情人步她的后尘。开美久命金和朱补羽勒盘是纳西传说里最早殉情的一对恋人……
后来,民间逐渐相传,在丽江玉龙雪山顶上, 每到秋分的时候,上天就会撒下万丈阳光,
在这一天,所有被阳光照耀过的人们都会获得美丽的爱情和美满的生活!

扩展资料
丽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除汉族外,共有12个世居少数民族,22种少数民族;丽江是著名的旅游城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世界记忆遗产纳西族东巴古籍文献三大世界遗产。
旅游资源丰富,有旅游风景点104处,有丽江古城、玉龙雪山、虎跳峡、老君山、束河古镇、阿那果等知名旅游景点。
先后被评为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中国十大休闲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大魅力城市、云南省人才特区、长江经济带上的绿色明珠等荣誉称号。

丽江“一米阳光“的传说说的是什么内容?

风景如画的云南丽江。“一米阳光”是当地一处自然景观的传说。据说,在当地壮美的玉龙雪山上有一个神秘的山洞,每年只有一米的阳光照进洞中,如果有情侣可以沐浴到这短暂而可贵的阳光,就可以得到永久的爱情”这个云南丽江美丽的爱情传说,后来在编剧的笔下幻化成千折百回的现代爱情故事——《一米阳光》。

丽江有哪些风俗?

两性风俗:
如同父权社会,丽江坝区的家庭大多被男性所主掌,与泸沽湖的摩梭女性家长制有所不同,妇女承担着比汉族妇女更沉重的家务和社会义务。
宗教信仰:
丽江少数民族在历史上曾经信奉过佛教,喇嘛教,道教。在今天的丽江人们不笃信某一种宗教,即使在年老的人中也少有虔诚的信奉者。东巴教是纳西古代的一种原始宗教,富有精英色彩,而不是一种平民宗教。
传统节日:
三朵节是丽江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届时丽江城乡中古乐长奏,纳西人载歌载舞,还会带着火锅到拉市海等风景秀丽的地方野餐,以此来欢庆节日。时间:二月初八。     
丽江,云南省辖地级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市区中心位于东经100°25,北纬26°86,总面积2.06万平方公里,北连迪庆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邻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东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距昆明市527公里。
丽江市位于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最高点为玉龙雪山主峰,海拔一般都在2000米以上,属低纬暖温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境内水利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为云南省重点林区、中国水电西电东送基地之一。

请问云南丽江的东巴文字是怎样的?

东巴文是丽江地区纳西族的文字,属于象形表意文字类型,包括象形、会意、指事、形声等字体。文字总数约1600个左右。
表意方法主要是用一个字或几个字代表一句话,字句从左至右,自上而下。这种文字大约产生于公元11世纪以前,是一种十分原始的图画象形文字,从文字形态发展的角度看,它比甲骨文还要原始,属于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态,最早是写画在木头和石头上的符号图象,后来发明了纸,才把这些符号图象写在纸上,成为东巴文经典。由于东巴掌握这种文字,故称东巴文。
东巴文化是指纳西族古代文化,因保存于东巴教而得名。东巴文化是以纳西族古老的宗教——东巴教为载体,以东巴教所用经书为主要记录方式而存在于纳西民众中的独特的民族文化。东巴文化形成于唐宋时期,有近千年的历史。
纳西族东巴教是一种从原始形态向文明形态过渡中的自然宗教,它笃信万物有灵。它是在纳西族的本土文化——巫文化与后来传入丽江的藏族“苯”教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宗教。东巴教没有寺庙和宗教组织,却有丰富多彩的宗教仪式。纳西族的原始宗教文化,内涵比较丰富,包括整个纳西族古代历史文化情况。东巴文也称纳西象形文字,它脱胎于原始的图画文字。纳西语称“思究鲁究”,可直译为“木迹石迹”。它包含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留记在木头石头上的迹印”;二是“木石之痕迹”,也可引申为“见木画木,见石画石”,也就是以画物像作为记载交流的工具。
东巴文中的每一图像符号都有它约定俗成的线条和笔法,形成有固定所指的概念,并具备了表示某字、某词的符号。目前已各有1400个符号,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因它至今仍在使用,故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用东巴象形文字书写的经书,主要用于东巴在作道场时朗诵之用。东巴经卷帙浩繁,留存至今的东巴经书和文献多达1500余种,共两万多册,其中属东巴经典的约有一千多部,将其分类,大致可分为:祭天、祭龙、祭神、祭祖、驱鬼、解禳消灾、祭风、占卜、道场规矩、零杂经等十大类。它广涉天文地理、宗教哲学、神话传说、民俗民风,被称为古代纳西族的“大百科全书”。在东巴经中,有著名的三大史诗:创世史诗《崇搬图》、战争史诗《黑白争战》、爱情史诗《鲁摆鲁饶》。
现在可以见到的最古老的记事符号,是在形成于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上发现的刻在陶器上的记事符号。原始的陶文还不能用于记录成句的语言,只能算作文字的萌芽形态,最早成系统的文字是商代客在青铜器收那个的金文和可在龟甲兽骨收那个地用于占卜的甲骨文,东巴文字就有些类似此类文字。
中国远古的造字法有四大类: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象形字临摹了对象的基本特征和轮廓,而略去了无关紧要的细节。文字在造字之初,它的形体和它所代表的词义之间有一定的联系,随着历史的推移,字形和字意都不断的发展和变化。而今仍保留于纳西民族的东巴象形文字就是至今唯一流传下来并仍在纳西民族中普遍使用的象形文字,却更加生动、更加形象。
传说纳西始祖丁巴什罗“手握金鹿送来的竹笔,沐浴着蓝鸟带来的灵感,观奎星圆曲之势,察龟文鸟迹之象,博采重美,合而为字”,这就是今天仍被广泛用于纳西族人生活中的象形文字——东巴文字。它脱胎于原始的图画文字,纳西语称为“斯究鲁究”,意为“见木画木,见石画石”。目前已知的有1400个符号,是世界上唯一存活的象形文字。它简约、生动、粗犷、夸张,有些字初看就可以明白它所代表的大致意思。老东巴们用竹子削成的竹笔,沾着用松油和胶水制成的东巴墨,在一种用纳西特有的木质纤维制成的东巴纸上,用东巴象形文字写下洋洋几万卷的东巴经书,窄窄的长长的一页页装订成册,这种鞋在纸上的经书历经百年而不朽,墨迹不会退色,纸不会被虫蛀,因为这种造纸的纤维是有微毒的。
纳西的老百姓讲纳西语,但不会写东巴文字,因为东巴文字只有东巴才有资格学,“东巴”是纳西族的“祭司”。东巴文字形态逼真,有的文字还涂上了颜色,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图画,纳西的先民们用它记录了纳西人对宇宙的冥想,对人来起源的解释,对鬼神的敬畏以及纳西族的神话传说,淳朴而富有哲理,成为纳西文化传承的载体和精神家园,是人类远古文明的灵魂写照。
东巴文字在纳西语里自然数为“斯究鲁究”,意为“木石标记”或“见木画木,见石画石”,所以它是一种典型的象形文字。从上面的传说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经脱胎于原始的图画文字,目前已知有1400个符号。国内外权威人士普遍认为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还活着的象形文字,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东巴文字似乎是一种最早期的印象画,夸张、大胆、简约、概括、气势生动,像一串流畅灵动的音符。纳西东巴们用竹子削成竹笔,用松烟加胶水墨在一种木质纤维上,书写下几万卷卷帙浩繁的东巴经书,有的象形文字还涂上了颜色,它们记录下纳西先民对宇宙人生的冥想,对天地人神鬼的探索,对万事万物的起源等纯朴而又不管哲理的解释。
东巴们都用本地土产的一种木质纤维的“纸”来书写东巴经书,天长日久被岁月染成古铜色,窄窄的、长长的一页一页装订成册。满纸日月同川鸟兽鱼虫的述说。一种天之语,一种洪荒太古之美。
随着纳西族社会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在明末清初,丽江的一些东巴,创造了格巴文。格巴是弟子的意思,格巴文的意思是东巴什罗后代弟子创造的文字,格巴文是对东巴文的改造和发展。纳西族创造了两种古文字,而且至今还使用着这两种古文字,它不仅是解开人类文字产生之谜的宝贵史料,而且也是丰富、发展中国传统书法和篆刻艺术的理想字体之一。东巴文被誉为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保留完整的"活着的象形文字",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象形文字之一,是人类社会文字起源和发展的"活化石"。

丽江县有几个乡镇

丽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总面积20600平方公里。辖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华坪县、宁蒗彝族自治县,共有69个乡(镇) 446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120多万人。

丽江有哪几个少数民族

丽江少数民族主要有:纳西族、傈僳族、彝族、傣族、白族、普米族、藏族。
1、纳西族
丽江地区纳西族人口有22万人,主要聚居在丽江县,另外全区各县均有分布。 从三国到唐初的数百年间,纳西族先民逐渐向西南迁移,并聚集于今丽江地区、迪庆州一带的金沙江两岸。
纳西族一般居住在坝区、河谷和半山区。坝区民间住房多系土木结构的瓦房,格局多为"三房一照壁",山区多是低矮的木楞房,以木板覆顶。
2、摩挲族
摩梭人属纳西族,主要居住在金沙江东部的云南省宁蒗县以及四川盐源、木里等县,人口约4万余人。宁蒗境内摩梭人口15000多人,主要聚居在泸沽湖畔的永宁坝子。
摩梭人的语言、服饰、婚姻习俗和金沙江西部的纳西族有差异。摩梭习惯依山傍水而居,房屋全用木材垒盖而成,当地俗称"木楞房"。
3、傈僳族
丽江地区的傈傈族人口10万余人,主要居住在全区各县,尤其是以东部华坪花傈傈较具有特色。人口2.5万余人。花傈傈一般居住在山地。
4、彝族
丽江地区现有彝族人口19万多,其中宁蒗彝族自治县有13万多人,他们的祖先原是四川原山彝族地区的"古伙" 部落和" 劝涅"部落,于明清时迁入宁蒗,大都居于高寒山区,解放前实行等级严格的奴隶制度和家支制度。
5、傣族
丽江地区傣族人口有1万余人,主要居住在永胜、华坪等县,其中华坪县傣族6000余人,傣族一般居住在河谷,水边等亚热带地区,当地称"摆夷"、"板夷"。
6、白族
丽江地区白族人口有4.4万余人,主要聚居在丽江县,另外全区各县匀有分布。 丽江白族约在宋代以后,陆续由大理的鹤庆、剑川等地迁入丽江。白族多居坝子和河谷地地带,善于耕作,木工技艺远近闻名。
7、普米族
丽江地区普米族人口约1.5万人,主要聚居在丽江、宁蒗两县,另外全区各县也有分布。普米族多聚氏族而居,多半住山腰,房屋多为木楞房四合院布局。


扩展资料:
丽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共有12个世居少数民族,22种少数民族。
丽江是著名的旅游城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世界记忆遗产纳西族东巴古籍文献三大世界遗产。
丽江旅游资源丰富,有旅游风景点104处,有丽江古城、玉龙雪山、虎跳峡、老君山、束河古镇、阿那果等知名旅游景点。
丽江先后被评为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 、中国十大休闲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大魅力城市  、云南省人才特区 、长江经济带上的绿色明珠 等荣誉称号。
参考资料来源:丽江—百度百科

关于泸沽湖的神话传说有哪些啊?

泸沽湖传说:格姆女神 泸沽湖格姆女神的神话传说有多种,各地有异,其梗概是:从前,格姆山下的者波村,有一个美丽聪慧,勤劳灵巧的姑娘,她一天能织出几十丈麻布。在她织布时,看到天上的彩虹、大雁、云彩,看到地上的鲜花、蝴蝶、鸟儿,都能信手织在麻布上,织出的麻布非常漂亮,整个永宁坝子的小伙子都倾慕她、追求她,但她没有正式应允哪一个追求者,对追求者,她都赠送一条腰带。 没想到,天上的一个男神看中了她,有一天,用一阵狂急的旋风把姑娘卷上了天,整个永宁坝的男女老少惊叫起来,呼天震地,天神慌了,放了姑娘,可她已不能回到人间。她的身子附化在格姆山的白岩上,她的灵魂,变成女神,穿着白衣白裙,骑着白马,右手握着支金笛,左手拿株珍珠树,年年月月飘巡在格姆山上,护佑着永宁坝人们的健康,赐福给永宁人,使永宁人家家幸福、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格姆女神有她的私生活,她不仅与周围的许多男山神有阿夏关系,而且与远方的男山神也有交往。有一次,一个远方的男山神来和她相会,但她正与附近一个山神幽会,远方来的山神急忙调转马,马嘶鸣三声,格姆女神听到马的嘶叫声,便立即追赶远方男神,而远方男神走远了,只见山下踩出一个很大的马蹄印,女神赶到马蹄印边,天已启明,就站在马蹄印边动情地哭着,泪水哭满了马蹄印,变成现在的泸沽湖。远方的男神听到哭声,回头一望,万分留恋地撒了几颗珍珠和花种在马蹄洼的泪水里,于是变成湖中的小岛。花种漂到边上,发芽生长,葱郁茂盛,年年开出杜鹃等数十种鲜花。参考推荐:丽江金沙户外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