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黄山迎客松风景图 十一黄山旅游攻略

2023-03-26 03:39:03 互联网 未知

黄山迎客松风景图

黄山迎客松风景图有:
1. 一般风景图;

2.晴天风景图;

3.雾天风景图;

4.日出风景图;

5.雪景图。


黄山迎客松
位于玉屏楼左侧,倚狮石破石而生,高10米,胸径0.64米,树龄至少已有800年,一侧枝丫伸出,如人伸出臂膀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雍容大度,姿态优美。是黄山的标志性景观。

十一黄山旅游攻略

黄山目前合理的安排是两天游,在山上住一晚,可以看日落日出。

黄山的景区有:

1.玉屏景区,也叫前山,可看前海。是最早开发的景区,是游黄山的必到之地,但人很多,容易把看景的情趣给冲淡了。况且现在越来越多人不对玉屏景区感兴趣。

2.天都峰。黄山最险的峰,一定要去的,但冬季封山。

3.莲花峰。黄山最高峰,目前封山。

4.西海大峡谷。新开发的景区,险而秀美,但旅游团一般不进谷。冬季封山。

6.天海景区。主要是光明顶和飞来石,必经之路。

7.北海景区。主要是狮子峰和猴子观海以及奇松。受欢迎的景区。

8.始信峰和石笋缸。看东海和小梦幻景区,怪石和壮观兼有,也是受欢迎的景区。

9.云谷景区,又叫后山,景色一般。

10.其他景区,比较少人去的。

从前山上时比较累的,我建议从后山上。路线如下:

D1:

5:00起床6:00前出发去云谷寺坐索道上黄山。

去云谷寺的车有3种,能搭上客栈的包车最好,13元;搭不上优先选择“新国线”的taxi,15元,较快;叫不上taxi只能做“新国线”的大巴,13元,但慢。

从索道上去到新白鹅站,开始玩黄山,路线如下:

石笋缸-始信峰-北海-排云楼(放行李)-西海大峡谷-天海-光明顶-飞来石-排云楼(日落)

夜宿排云楼。

D2:

4:00起床

丹霞峰(日出)-飞来石-光明顶-天海-鳌鱼峰-鳌鱼洞(或一线天)-玉屏景区-迎客松-天都峰-半山寺-慈光阁

我推荐的这条路线是非常合理的,首先把黄山最精华的景区都看了,其次最大可能节省了体力。

黄山风景区旅游景点

黄山千峰竞秀,有奇峰72座,其中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都在海拔1800米以上,拔地极天,气势磅礴,雄姿灵秀。气候温和,四季都有奇丽的景色。黄山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有“黄山归来不看岳”之誉。黄山景观集中在东到黄狮党、西至小岭脚、北起二龙桥、南及汤口镇的面积154平方千米的范围内。著名胜景有七十二峰、二十四溪、三瀑、二湖。主要旅游区有温泉、玉屏楼、北海、云谷寺、松谷庵、钓桥庵六个风景区。
黄山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并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其二湖,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相映争辉。黄山是一处全天候、四季可看的理想景观。四季景色各异,晨昏晴雨,瞬息万变,黄山日出、晚霞、云彩、佛光和雾凇等时令景观各得其趣。
春(3-5月)观百花竞开,松枝吐翠,山鸟飞歌;
夏(6-8月)观松、云雾及避暑休闲;
秋(9-11月)观青松、苍石、红枫、黄菊等自然景色;
冬(12-2月)观冰雪之花及雾松。在黄山晴赏奇松怪石,阴观云海变换,雨觅流泉飞瀑,雪看玉树琼枝,风听空谷松涛。

黄山风景区奇石图片与名字

仙人翻桌


仙人晒靴

仙人指路


蓬莱三岛

猴子观海

飞来石

天狗望月


金鸡叫天门

黄山奇石写了黄山风景的什么?

黄山四绝分别是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奇松:黄山松针叶粗短,苍翠浓密,干曲枝虬,千姿百态,形态各异。或倚岸挺拔,或独立峰巅,或倒悬绝壁,或冠平如盖,或尖削似剑。更奇特的是,松树生长速度异常缓慢,一棵高不盈丈的黄山松,往往树龄上百年,甚至数百年。
怪石:形态可谓千奇百怪,令人叫绝。似人似物,似鸟似兽,情态各异,形象逼真。分布可谓遍及峰壑巅坡,或兀立峰顶或戏逗坡缘,或与松结伴,构成一幅幅天然山石画卷。
云海:瑰丽壮观的“云海”以美、胜、奇、幻享誉古今,一年四季皆可观、尤以冬季景最佳。依云海分布方位,全山有东海、南海、西海、北海和天海;而登莲花峰、天都峰、光明顶则可尽收诸海于眼底,领略“海到尽头天是岸,山登绝顶我为峰”之境地。
温泉:源出海拔850多米的紫云峰下,水质以含重碳酸为主,久旱不涸,水质纯净,可饮可浴。传说轩辕皇帝就是在此沐浴七七四十九日得返老还童,羽化飞升的,故又被誉之为“灵泉”。

扩展资料:
黄山另有三大名瀑,分别是:人字瀑、百丈泉和九龙瀑。
人字瀑古名飞雨泉,在紫石、朱砂两峰之间流出,清泉分左右走壁下泻,成“人”字型瀑布,最佳观赏地点在温泉区的“观瀑楼”。
九龙瀑,源于天都、玉屏、炼丹、仙掌诸峰,自罗汉峰与香炉峰之间分九叠倾泻而下,每叠有一潭,称九龙潭。古人赞曰:“飞泉不让匡庐瀑,峭壁撑天挂九龙”。是黄山最为壮丽的瀑布。
百丈瀑在黄山青潭、紫云峰之间,顺千尺悬崖而降,形成百丈瀑布。近有百丈台,台前建有观瀑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