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肿瘤标记物升高就是得了癌吗 肿瘤指标高一定是癌吗

2023-06-06 12:22:00 互联网 未知

肿瘤标记物升高就是得了癌吗


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发生和增殖的过程中,由肿瘤细胞合成、释放或者是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一类物质。当人体出现肿瘤时,血液、细胞、组织或体液中的某些肿瘤标记物就可能会相应升高。通过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可以在肿瘤普查中早期发现肿瘤病人,帮助观察抗肿瘤治疗疗效以及判断预后。
目前主要发现的肿瘤标志物有:甲胎蛋白(AFP)、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癌胚抗原(CEA)、糖原19-9(CA19-9)、糖原125(CA125)等。
肿瘤标志物在不同的肿瘤有不同的表现,如AFP有助于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
PSA有助于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
CEA常出现在肠癌、胃癌;CA19-9常出现在肠癌、胰腺癌;CA125常出现在卵巢癌。
因为许多良性疾病都可以有肿瘤标志物的异常,如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可以有PSA的轻、中度升高;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以有CA125的轻、中度升高;胆道疾病伴黄疸时常有CA199的明显升高。所以并不能因为肿瘤标记物升高就认为一定得了癌,癌的早期诊断更多的需要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B超、CT、X线、胃镜、肠镜)等手段来综合分析,明确诊断则需要依靠病理检查。刘女士找到了医生,医生给出建议做卵巢的B超检查,B超发现其卵巢囊肿,手术切除后病理诊断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良性病变,因此CA-125才比正常值增加了一倍。  (王静)

肿瘤指标高一定是癌吗

您好!肿瘤标志物是用于反映恶性肿瘤是否存在的一类生化物质。理想情况下,一旦增高就可以确诊患了恶性肿瘤,即灵敏度应100%;如果正常则排除恶性肿瘤,即特异性100%。但实际上,目前没有一个肿瘤标志物能完全符合这一定义。也就是说,肿瘤标志物增高,并不表明一定患了恶性肿瘤;而肿瘤标志物不增高,也并不能证明一定没有患恶性肿瘤。

癌细胞指数偏高一定是癌症吗

临床肿瘤标志物偏高并不一定是癌症,因为很多肿瘤标志物的特异性不高,只能和其他指标一起作为肿瘤诊断的参考以及预测肿瘤预后、复发的参考,而且即使有些特异性高的肿瘤标志物(比如AFP),也是要达到一定的值并且有其他检查阳性时才能诊断是癌。

体检肿瘤标志物比较高是不是一定会得癌?

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赵强副主任医师和陈女士通了电话,建议陈女士到医院做个全身检查。前天,陈女士的检验结果出来了,胸部腹部B超、胃镜肠镜都做了,没有查到肿瘤。“没有找到病灶,你现在并不是肿瘤病人,不要自己吓自己。”赵主任劝陈女士。 癌胚抗原比较高,不是一定得了肿瘤,只是个需要警惕的信号,建议隔一周再做血常规看肿瘤标志物指标,也有可能这次化验就是正常的。如果化验指标依然偏高,其他检查依然没有问题,建议定期检查。 陈女士问:“我爸妈都有肺癌,我是不是一定会得肺癌?” 赵主任说,三代之内直系亲属有人得癌症,这家人得癌症的概率是会相应提高,但不是一定会得。导致肿瘤的因素很多,从外因上讲,可能是因为不良生活习惯和环境所致,比如一家人都喜欢吃红烧的和腌制食品;此外抽烟环境、恶劣环境污染等也是导致肿瘤的外因。 内因上来说,也有一些是遗传因素,但从全世界的临床病理来看,遗传性肿瘤是很少见的,特别是肺癌。 赵主任说,要确定有没有得肺癌,通过普通的X光胸片就可以确定。

请问肿瘤标志物高是否就是癌症?


  肿瘤标志物是指肿瘤组织和细胞由于癌基因及其产物的异常表达所产生的抗原和生物活性物质,这些抗原和生物活性物质,在正常组织或良性疾病中,几乎不产生或产量甚微。通俗地说,是指由肿瘤组织产生的、存在于肿瘤组织本身,或分泌到血液或其他区域的体液,或因肿瘤组织刺激,由人体细胞产生,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参考值的一类物质。
  因此,肿瘤标志物可在肿瘤病人的组织、体液和排泄物中检出,作为检测诊断肿瘤的标志。肿瘤标志物是一种辅助检查项目,不是断定患有肿瘤的指标。肿瘤标志物包括甲胎球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组织多肽抗原(TPA)、糖链抗原(CA-125,CA19-9)等。
  肿瘤标志物高不一定有肿瘤,而患有肿瘤,肿瘤标志物不一定高,正常人也可以出现肿瘤标志物升高的情况,因为它会受多种因素的干扰,也许过几天再复查又正常了。肿瘤抗原CA199升高多见于胰腺癌,也可见于结肠癌、肝癌、胆囊癌、慢性胰腺炎、胆石症、肝硬化、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等,因此,其特异性不是特别高。CA199升高的原因非常多,并不是升高就是疾病的征兆,更多地需要结合其他症状体征。一般查到了肿瘤才能说患有肿瘤,对肿瘤进行活检才能诊断是恶性还是良性的。
更多资料可参考无忧抗癌网。

肿瘤标题物高是肿瘤吗

肿瘤标志物升高并不一定就是癌症。
肿瘤标记物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对原发肿瘤的发现、肿瘤高危人群的筛选、良性和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肿瘤发展程度的判断、肿瘤治疗效果的观察和评价以及肿瘤复发和预后的预测等。由于肿瘤标记物的检查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有些患者面对检验单上的阳性结果常常不知所措,忧心忡忡。
任何一种科学指标都不是绝对的。就拿公认的肿瘤标记物甲胎蛋白(AFP)来说,除绝大多数肝癌病人的血清呈阳性外,还有31%~52%的急性肝炎、15%~58%的慢性肝炎以及11%~47%的肝硬化病人的AFP也会有大幅上升,因此不必一看到“阳性”就“色变”,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当然,与此同时,甲胎蛋白阴性者自感不适的患者也不能掉以轻心,还要依靠大夫联合多项检查直至细胞学、病理学检查等作进一步查实和鉴别。 

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是癌症吗?专家:单项高勿恐慌

近一段时间,一些体检后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的读者纷纷来电、来函咨询。我们综合了读者的问题,统一答复如下。编者 血液肿瘤标志物是判断恶性肿瘤治疗的疗效、预后及选择方案的有力依据,但它只能作为辅助手段。如果体检中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不要过于恐慌,因为在机体存在炎症、某些慢性疾病发作时,某些肿瘤标志物也可能会上升,还需进一步检查来鉴别诊断。 肿瘤标志物升高未必是得了癌症 肿瘤标志物是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产生(或)升高的、可预示肿瘤存在的一类物质,通过人体的血液、体液、肿瘤组织或细胞可以检测到。 肿瘤标志物升高可能会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如AFP,除原发性肝癌外,怀孕、活动性肝炎和生殖系统肿瘤等都可能出现升高的情况;因检测仪器或试剂的不同,有时也会有假阳性现象的出现,具体情况要结合临床来确定。因此,肿瘤标志物升高不一定就是得了癌症。 并非每位癌症患者肿瘤标志物都高 很多恶性肿瘤的标志物升高早于临床症状而引起人们的警惕,一些早期的病例因此得以发现,经过及时的治疗获得了很好的疗效。但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位癌症病人的肿瘤标志物都会增高。临床有些确诊的晚期卵巢癌病人CA125一直正常,手术前后也没有明显变化。 有几类肿瘤标志物的敏感度比较高,如原发性肝癌中70%~90%有AFP升高,前列腺癌PSA总体阳性率约为70%。其有助于这两种肿瘤的早期发现,但是目前还没有100%敏感的肿瘤标志物。 对于单项标志物轻度升高者,不用过于恐慌。可以定期复查监测指标的数值变化情况,有条件的尽量复查全部的常用标志物,一旦体内有恶性肿瘤存在,可能会有几种标志物异常。如果复查后数值一直维持在参考值上限的临界水平,则意义不大。 但是有以下几类情况要特别重视:一是单次检查升高特别明显,数倍于正常值的上限。二是反复检查,数值动态持续升高。三是有家族性遗传史肿瘤筛查时肿瘤标志物增高。前两种情况先查该标志物最常见的某种疾病,如CA724升高,可以先查有无胃肠道的疾病,若胃肠道没有异常,还需检查肝脏、食道、乳腺、妇科等。有家族性遗传史者如出现标志物升高,即便没有症状和体征,也必须复查和随访。对于60岁以上、有家庭肿瘤史、长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或肿瘤高发期的高危人群要进行肿瘤标志物筛查。 肿瘤标志物可判断治疗效果和预后 肿瘤标志物被广泛应用于判断恶性肿瘤的疗效,成为选择治疗方案的有力依据之一。标志物的含量与肿瘤的恶性程度、转移、复发等息息相关。临床上一般会以初次治疗达到疗效后的标志物水平作为其特定的“个体参考值”,根据其动态变化情况来判断疗效。如果下降到参考值范围内或下降95%以上,提示治疗有效;如果下降但仍持续在参考值以上,提示有肿瘤残留和(或)转移;下降到参考值内一段时间后重新升高,则提示复发或转移。标志物的检测有助于医生及时为肿瘤病人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 长期随访监测应选同一家医院 与可以同城检查互认的CT、B超等结果不同,建议需要随访的病人尽量选择同一家医院或同一个临床实验室。因为目前肿瘤标志物的国际标准化尚未完善,不同医院使用不同方法、不同试剂检测同一项标志物时,其结果可能出现差异;不同生产商的检测试剂和仪器所得到的检测结果也会有不同;试剂采用不同的抗体标记、不同的定标品、分析仪器选择性差异都会导致检测结果的差异。所以,不同医院的检测结果往往缺乏可比性,长期随访监测标志物一定要选择同一家医院,以便医生更准确地作出判断。